ASIFA-CHINA

国际动画协会中国分会

+
CH
HomeWhat We DoAcademic ResearchInterviewText
动画人事第十期|米粒与王铮:VR动画的探险家
Updated:2023-06-14
编者按: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8月29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拉开帷幕。尽管中国电影缺席了本届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但却有三部作品入围了VR竞赛单元。其中由Pinta工作室创作与Jaunt中国联合出品的VR动画短片《烈山氏》作为最有动画范儿的入围作品格外引人关注。而这也是Pinta工作室连续两年第二次入围该奖项了。带着种种好奇,小编拜访了位于北京的Pinta工作室,并在那里采访到两位《烈山氏》的导演米粒和王铮老师。



1、从追光到Pinta,两个导演的诞生


 Pinta工作室在东五环边上一个不大的颇具工业时代风格的写字楼里办公,孤零零的写字楼在一个大型超市和一片小区的包夹下显得显得有点特立独行。我在工作室位于四楼的会议室见到了创作出《烈山氏》这部VR动画短片的两位导演——米粒与王铮。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们便攀谈起来,两位即将飞往威尼斯的80后导演都有很强的少年感,穿着宽松的T恤和短裤,谈吐中透着自在和笃定。米粒导演的大眼睛总让我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柴郡猫,似乎总在用不同寻常的视角观察着世界。而侧逆光下的王铮导演则显得棱角分明,看起来是个喜欢事情井井有条的细心人。两个人一规一矩,一方一圆。

事实上两个人在工作上的合作正是如此。米粒导演侧重于分镜和剪辑等影片的叙事部分,而王铮导演则更关注影片的美术设计与世界的搭建。而《烈山氏》也不是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了,早在Pinta工作室成立之前两个人就曾在追光动画做过同事,而且两个人恰好都是成都人。那个时候两个人一个是分镜一个是美术总监,这段同事时光的磨合显然为两位导演今天的默契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和追光有什么不同呢?”虽然明知道这个问题很八卦,但忍不住就脱口而出了。
“团队小。”米粒导演的回答也是简单直接。“因为创作的话在追光我作为分镜只是创作人员之一,许多决策还是由追光的导演还有其他同事做决定,在Pinta的话因为是自己的公司可以做一些我们自己更有兴趣的内容。”他解释说:“主要是这个差别,其实都是动画公司,都使用相同的CG技术,许多制作的环节、需要考虑的东西都比较类似,只是我们最后成片的时候比较不一样。”
“毕竟我们是同龄人,”王铮导演补充道:“我和米粒都是85的,其他几位(合伙人)也都差不多,我们这一代人的世界观、平时关注和讨论的东西都比较相似。之前做同事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也会讨论作品要是这里改一下会怎么样,那里应该是如何的。这个时候我们会很容易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方式,而不像是帮别的(和我们不同年代的)人做东西那样对表达的内容比较难有共鸣。就觉得这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之后更容易有火花出来。除了片子,包括讲故事的方法、公司的运营大家的相似点都更多一些。”

“而且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小团队做短片,很多时候可以更快速的碰出一些不同的想法”米粒导演也点点头:“因为在之前的公司,同事们都是做电影长片。做电影的时候因为周期很长体量很大,我们和同事们交流的时候通常会集中在某些局部的细节上。而现在更多的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甚至去规划一些我们之后会做的事情。”


于是乎,这两个颇有共同语言的青年动画人带着自己的导演梦想先后离开了以制作动画电影著称的大型动画公司,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龄伙伴操办起自己的工作室。首先是米粒导演了Pinta的第一部VR动画片《拾梦老人》,而王铮也在完成了动画电影《阿唐奇遇记》的美术指导工作之后加入了进来。两个人再次成为同事,这才有了《烈山氏》的诞生。



2、从《拾梦老人》到《烈山氏》,VR语境的探索


说起《烈山氏》自然也就少不了会和工作室的上一个作品《拾梦老人》进行对比。这部作品同样入围了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VR竞赛单元。而这部试水之作也为《烈山氏》的创作带了很多启发,也同样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我们在完成了《拾梦老人》之后也参加了很多展映,也接收到很多来自观众的很多不同的想法。其中最明显的除了关于故事内容本身以外,是作为第一批VR动画的观众更希望通过VR这个途径看到一些视觉冲击更强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个有深度的故事。大部分观众希望看到一些更新奇的画面,一些刺激的视觉元素”米粒导演这样解释道:“《烈山氏》和《拾梦老人》最大的区别是,《烈山氏》作为一个神话题材的(动画片)在画面上比现实题材的《拾梦老人》对于视觉方面的感受在新奇和刺激感上做了更多的尝试。”

“《拾梦老人》出来之后那段时间,VR行业的发展正好处在一个小高峰的时期,那个时候出来很多片子,很多人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有艺术家,有动画人,还有公司等等,大家玩儿的都挺开的。大家都把VR当做一个很有实验性的讲故事的方法。很多人都比我们要激进的多。这些也刺激到了我们。”王铮导演接着说:“第一部的时候我们还是以故事为主体,更注重故事的叙事性,角色表演的完整度这些传统动画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做好然后用VR的方式来表现。而做第二个片子《烈山氏》的时候我们就想怎么把VR的体验性、实验感、沉浸感这种媒体本身的特性做的更好一点。也是跟行业的潮流有了更好的呼应。”


“在视听语言的应用角度来看《拾梦老人》更旁观一些,也就是说你和他(老人)的距离感会更大一些。他是一个独居的老人住在城市的边缘,而观众的感觉更像是在默默的旁观他的生活。”米粒导演进一步解释说:“而《烈山氏》里角色会跟观众有眼神上的交流,让你觉得你不光是在旁边偷窥,而是身临其境的你旁边有个人,像个朋友一样还是个挺好玩儿的人,你跟他一起去发生后面的故事。”

“尽管角色和观众没有肢体上的互动,但他会通过表演带动你的视觉。他会围绕着你跑或者做很多事让观众的视觉会主动的想要追他。而《拾梦老人》虽然也可以360度的看,但老人只是在一个方向做自己的事,其他的方向并没有什么可看的,观众也不会想要往别的方向看。《烈山氏》的沉浸感和体验性就更强一些,看的时候有游戏经验的人会很自然的大幅度的转头去追角色,观众可选择的有趣的观影角度要大的多,有些女生第一次看的时候甚至会追不上角色。所以视觉上。”王铮导演补充道。


“因为《拾梦老人》大部分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室内一个封闭的小空间,而《烈山氏》主要场景都是在一个大空间里,可以调度的地方很多。所以视觉上的感受也更强烈。” 米粒导演看了看我“就是看《烈山氏》更像一个颈部体操!”许是怕说的太抽象,米粒导演笑着换了个更通俗的解释。结果我们都忍不住晃了晃脑袋。

ASIFA-CHINA国际动画协会中国分会 Contact No.:010-6266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