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画里画外 >> 资讯
独立动画在深圳:不为娱乐,更近学术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4-12-18 09:51:57
 

   对始于今年4月的第二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而言,12月意味着两个“结束”和一个“开始”——4场流动论坛从北京到香港到台北最后在深圳终场、竞赛单元3个奖项最终揭晓;主题展于12月6日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开幕,将持续至2015年3月6日。“这三大部分互为关联,从三个维度阐释着本届双年展‘影舞之眼·视域之外’的主题,跨学科、跨地区地对动画创作和影像问题进行深度探讨。”本届双年展策展人董冰峰说。

 

  从“心灵工程”到“构建性影像”

 

  作为国内首个以“双年展”形式举办的独立动画展览活动,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两届的主题都颇具深意。

 

  两年前的首届以“心灵世界:作为虚拟艺术工程”为名,策展人之一王春辰当时对此解释为:“独立动画创作并不是以物理世界的现实场景为直接再现对象,而是秉着开放性的、跨学科的创作理念自由构建一个独立的虚拟世界。借用‘工程’二字,既显示出独立动画生产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可促使我们对其内在属性、构成机制、学术批评、发展潜力等内涵进行探讨。”

 

  如果说首届是在向外界强调独立动画的艺术特质,那么第二届双年展则倾向于探讨独立动画的可能性,而非定义“什么是独立动画”。董冰峰引用了德国艺术家、导演哈伦·法罗基的一段话——我把这类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为提供信息而生成的影像称为“构建性影像”,这些图像的作用不简单的是再现什么,而是整个系统构建的一部分。“这段话几乎就是本届双年展主题的核心。”董冰峰表示。

 

  何金芳参与了两届双年展,她是首届的三位策展人之一,第二届则以展览总监的身份出现。“首届是顺应时代发展应运而生,回顾和梳理了2000年至2012年之间的中国独立动画发展史,共展出了56位创作者及团队的近100件作品,还给艺术家做访谈,编辑大事记,收集相关研究文章,出版了一本几十万字的文集。”何金芳说,“相比首届,第二届瘦身很多,只有28组共38名艺术家和导演参展,但作品时段从1920年代至今横跨近百年,类型基本涵盖影像艺术的各种类别和表现形态,而且国际化程度很高,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

 

  前后两届的这些变化与策展人身份直接相关。“冰峰是圈里有名的书虫,多年研究影像和独立电影,学究型作风。”何金芳说,而另一位协力策展人郑慧华来自台湾,有多年做国际大展的经验,资源丰富。

 

  动画是一种创作手段,也涵盖创作过程

 

  曾在首届双年展上领略过独立动画多样化艺术风格的人,在参观本届双年展主题展时恐怕会陷入各种困惑:为什么展品说明简单到只有作品名称、作者名字和国籍?为什么有的作品是真人影像或静态装置,看上去并不像动画?为什么在影像中看不到故事?

 

  本届双年展主题展包括展览和影院两大板块,涉及42位艺术家的55件作品,来自韩国、日本、印度、南非、德国、美国、卢森堡、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其中,展览板块包括哈伦·法罗基的《眼睛/机器》、威廉·肯特里奇的《长笛课》、周啸虎的《反蒙太奇——党同伐异》等15部作品。“参展艺术家不多,但名气不小,半数以上参加过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另有1/3是首次在中国展出的陌生面孔,如韩国的文敬媛和全浚皓、中国台湾的高重黎。”何金芳说。

 

  可以说,这些作品很难使观众产生动画的熟悉感或唤醒某种童年记忆。“展览内容和动画名词感觉不太一样,跳到动画之外,延伸到了动态影像。”在12月7日举办的深圳流动论坛上,来自香港的嘉宾马容元表示。

 

  虽然主题展与普通观众颇有区隔,但对入围竞赛单元的参赛者而言倒是饶有趣味。“主题展中让我印象深刻且偏爱的作品是日本艺术家泽拓的《线性构造》和印度艺术家兰博·卡勒卡的《水壶》。前者所呈现的意境类似中国古代哲学里的‘炁’,后者表现形式简单但人文内涵复杂,我能感受到作者通过水壶想传达的民族意识、生活情景乃至有关道德的内容。”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教师王茜濡告诉记者。她的作品《蜕》是第二届双年展竞赛单元的70部入围作品之一。

 

  经过初审和终审,本届双年展竞赛单元的3个奖项独立动画创新奖、新锐导演奖、独立动画组委会大奖分别由黄炳的《太阳留住我》、沈杰的《马》和伊朗导演扎林·沙拉希的《向休息区靠近》获得。

 

  这些作品从表现形式来说接近大众通常所认知的动画,但充满实验和探索气息,从评委团的评语可见一斑:“充满当代感的超扁平视觉”“融汇了当代艺术的观念隐喻,试图揭开时间与物的真相”“一段沙漠中似乎无止尽平移的宁静旅程,含而不露地承载了当下世界舞台上诸多关于文化、历史、生态等紧迫议题”。

 

  如果有人仍然纠结于主题展的“非动画性”和竞赛单元的“动画新感觉”, 法国电影学者塞巴斯蒂安·德尼斯在《动画电影》中的一段话或可作为一种解释:动画既是一种创作手段,同时也涵盖了创作过程本身,它更像是关于电影和当代艺术之间的一种幽灵般、难以琢磨的中介,借由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展示形态灵活多变,又彼此关联。

 

  动画学术的魅力

 

  这段话也被董冰峰引用在为本届双年展所撰写的四则笔记中。对于“独立动画”一词,这位策展人有自己的看法:从名称上而言,独立动画脱胎于独立电影,但动画艺术所具备的非现实性与高度抽象性与“独立电影”在中国的处境和工作核心(社会批评)有着本质区别,独立动画并不刻意强调某种明确的意识形态,但继承了如1930年代欧洲早期先锋动画电影中高度的形式自觉与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自由风格表现的载体,越来越多的独立动画既选择在影院、影展上放映,同时也在美术馆和多媒体化的互动形态中展出。

 

  他将这种复杂性和多义性视为当下中国独立动画的真实境况与工作命题,坦言“不关心观众和媒体对本届双年展的反应”,他认为最能体现策展思路的是以展览主题为名出版的论文结集,“这是可以反复被讨论的文本。”

 

  据何金芳介绍,鉴于第一届的历史回顾性质,本届双年展以主题展和竞赛单元为核心架构,外延支持则是以流动论坛和大师工作坊为主的学术会议和公共教育活动。截至12月开幕,双年展出版的图录收录了前3场论坛中的8篇专文和策展团队特别撰写及邀约的5篇专稿。

 

  如此强烈的学术色彩让一些人很欣喜,如中国传媒大学2014级动画艺术学在读博士生刘书亮。“作为竞赛单元的入围作者参加第二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这可能是今年最让我兴奋的经历之一。”从深圳回京两天后,他就在自己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推送了一篇名为《动画的当代艺术语境与元影像》的文章,描述他在本届双年展上的所见所闻所想,他将该文称为“一次独立的节展观察与学术批评”。

 

  “双年展针对的不是传统或主流动画,而是在当代艺术作品语境下探讨动画作品,这正是其魅力所在。”刘书亮说。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
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京ICP备1205140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271